在牛路岭水电站1号机组大修现场,检修团队正以专业与坚守书写设备治理新篇章,将“有心、用心、操心、安心、净心”的理念融入每个检修环节,在缺陷处理阶段展开精益攻坚。他们或俯身检测细微间隙,或专注调试精密仪器,用工匠的巧手为机组“舒筋活络”。让我们走进这场技术与人心的双重淬炼,见证能源人如何以专业素养守护万家灯火。
技术专家林尤坤深耕检修岗位30余年。大修期间,他每日坚守现场,为团队提供技术指导。在解决主轴密封漏水问题时,他反复测量调整,最终将漏水量控制在标准范围内。凭借丰富的经验,他总能提前发现并解决潜在问题。
翻开他那本泛黄的工作笔记本,密密麻麻记录着机组30年来的“健康档案”,每一页都诉说着匠人的坚守。这份执着,正是“有心”的最佳诠释。
在联轴器调整现场,机械检修工李勤敏总在重复着“拆卸-测量-调整”的仪式。他精准拆解机组部件,仔细检查磨损情况,严格把控装配参数。为确保质量,他会反复测量调整,直至各项指标完全达标。这种精益求精的态度,让每道螺栓扭矩、每个轴承间隙都近乎完美,经得起最严苛的检验,确保了机组大修的质量。
在机组检修现场,安全员张法耿的身影无处不在:在狭窄的集水井、压力铜管内,他半蹲着身子,用手电筒照射每一个作业点;“工作票办理了吗?”“气体检测了吗?”“通风效果怎么样?”这样的问话,每天要重复几十遍。他的安全记录本上密密麻麻记满了各种隐患和整改情况,每一页都浸透着汗水。
从晨光熹微到星辉满天,这位安全“守夜人”用脚步丈量着现场的每个角落。他常说:“安全不是挂在墙上的标语,是要刻进骨子里的习惯。”正是这份执着,为这场机组大修筑起了一道看不见却无比坚实的安全防线。
在中央控制室的荧光幕前,运行值班员王家权正进行着最精密的监护。100多个监测参数在他脑中自成体系,任何0.1%的异常波动都逃不过他的“火眼金睛”。当检修遇上突发工况,他总能瞬间切换“运行——检修”双模思维,用精准操作架起安全过渡的桥梁。
在大修期间,王家权就像机组的“守护天使”:每天要查看100多个运行参数,能在细微波动中第一时间发现异常;执行每一项操作都严格“三核对”,确保万无一失;在设备启停时,总能看到他拿着手电筒在现场仔细检查的身影。
“运行值班不是简单的看仪表,而是要像守护自己的孩子一样守护设备。”这句话道出了王家权的工作信条。从黎明到深夜,这位经验丰富的值班员用他的专业和责任心,为机组大修保驾护航。
深夜的办公室,采购员王应蕊的电脑屏幕依然亮着。她正逐行核对着密密麻麻的物资清单,每一份采购订单都经过三重比对,确保价格透明、渠道合规、质量过硬。这样的加班场景,在机组大修期间已成为她的常态,而她的采购台账始终清晰可查,经得起任何审计检验。
在大修物资保障的战场上,王应蕊将"净心采购"的理念贯彻到每一个细节,严格执行"阳光采购"制度,所有比价、招标过程全程留痕,确保公平公正。
"采购人员手中握着的是企业的钱袋子,更握着安全生产的命脉,容不得半点私心。"这句朴实的口头禅背后,是她对廉洁采购的坚守——从不在供应商处吃一顿饭,从不收一份礼,从不对任何不合规的采购需求妥协。从精密仪器到一颗螺丝钉,这条隐形的"物资生命线",正由这位"保供女将"以专业、廉洁和责任心日夜守护。
攻坚仍在继续,使命始终在肩。这支“五心”战队正以专业和汗水,在机组大修的战场上书写着能源人的责任与担当。让我们为这些不凡的能源守护者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