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天能电力陵水本号镇白毛村2.7兆瓦渔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场区内,一排排整齐的管桩林与湖面上来往穿梭的船只和忙碌的作业人员形成鲜明的对比,由远及近,一幅和谐美丽的生态画卷,正在绿色田野间徐徐铺开。
(俯瞰白毛村2.7MW渔光互补光伏项目)
该项目是因地制宜利用养殖池塘建设的渔光互补复合光伏电站,规划装机容量2.7兆瓦,占地面积28.2亩,年均发电量约302.69万千瓦时,采用10千伏电压等级接入电网、“全额上网”电量消纳方式,有效实现了“上可发电、下可养鱼”的多能互补新质生态产业,有力推动了新能源开发与渔业养殖互融互促,为乡村振兴和地区生态发展注入绿色动力。
(水陆两栖打桩机正在打桩)
在项目建设一线,面对施工时间紧、任务重等多重困难,天能电力通过成立“陵水光伏发电项目党员突击队”,充分发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突击队精神,详细制定专项施工方案,并根据现场施工进度从人、材、机三方面动态调整施工方案,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
(工作人员正在开展设备安装工作)
自12月18日开始首次沉桩起,突击队员严格实施质量控制流程,日夜兼程,拉满进度条,截至12月30日,该项目光伏场区沉桩完成500kW,支架安装完成370kW,组件安装完成340kW;送出工程已完成电缆沟、电缆敷设施工,正陆续开展架空线路部分的基础建设。
“项目正在全面冲刺建设,力争2025年1月初实现并网投产”,项目现场经理卢景景介绍。夕阳西下,项目现场仍有二十余名工人开足马力、挥汗如雨,有序进行光伏方阵支架、组件等设备安装,全力冲刺项目如期投产、打造精品样板工程的目标。